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疫情下能否催生茶叶消费新生态?

2020-08-25

今年春节是个不寻常的开篇,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整个社会引入到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危急时刻。但我们相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积累的物质资源和制度优势,疫情必将会被我们战胜。

目前,我们至少要面临数月甚至更长的疫情考验。中国茶行业将如何应对?最近已经有专业人士撰写相关文章,为疫情下的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相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茶生产,我认为有必要对更长远市场,以及市场流通与消费做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未雨绸缪,化危为机。

 

当前中国茶产业最大的危机在渠道与消费

为共同抗击疫情,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用隔离阻断疫情传播的途径,以协助医卫系统扭转局面。这也是社会大众抗击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这种生活形态的变化为茶行业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渠道和消费的受阻。

茶叶消费的最后几米,始终是我们忽略的空间。

一是春节市场的茶礼消费和春茶消费会大打折扣。尤其今年春节提倡不走动串门、不送礼拜年,对春节茶叶消费市场是一种断崖式的切断。如果疫情不能及时控制的话,随后到来的春茶市场在绿茶销售份额中一般占到50%—60%,其影响可想而知。

二是这种消费的断流,会给企业资金和生产安排带来巨大困扰。对很多茶企业来说,今年春节市场的凭空消失(即使有电商与线下平分秋色,但物流配送的首选一定是那些生存必需且量大的商品),会给企业造成春季库存增加,资金回收和周转紧张等困难;后续的生产安排都会受此影响,并形成谨慎观望的心理。

所以,企业的应对准备做得怎样可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企业的资金实力。能够对这次发端自湖北武汉的疫情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毕竟是少数,现在考验的就是企业在困难面前能坚持多久的“耐力”。

 

疫情带给茶行业最大的革新变量也在渠道与消费

有些行业或者业态有的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雏形,只是没有遇到激活它爆发的外部环境。具体到茶行业,近些年的市场转型、销售疲弱既是旧有业态、产品服务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内在结果,也是还没有得到逼迫性改变、革命性支撑的必然延续。

茶叶的成功是茶叶+商业的联姻。

茶行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我认为不在上游生产端和供应端,真正逼迫行业实现突破的会出现在下游消费端。

目前看,茶行业的产能是过剩的。2019年国内茶叶总产量接近290万吨,同期内地茶叶销售量接近200万吨,加上三四十万吨的出口,中国内地茶叶生产的供过于求是肯定的。即使今年春茶采制受阻受限而减产,替代性茶品类大体可以置换这个需求。

相反,下游消费端的空间性、现时性、社交性都将在疫情带来的危机面前发生转变,而这个转变的效率与成熟度,将决定着今年茶企业的表情包是喜是忧、是乐是哭。

 

疫情下茶叶消费新生态会不会大爆发?

当前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在这个改变面前,茶叶消费需求与形态会不会及时跟进,并催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的爆发?对此,我认为可能性很大。

变换的云,遮不住远望的心!

一是电商经营已经深刻改变了茶行业。无人机配送、自动驾驶配送都已经经过试水,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和大数据技术、物流配送系统的结合,一定会给那些创新茶企业提供足够的革新支撑和落地抓手。

二是无人零售、智能茶饮等新业态新服务将会获得大发展。2019年曾经被我戏称为“智能茶饮”上线元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公众消费需求都给智能茶饮的售卖、享用提供了市场动力;同时技术集成与资金进入,已经做了充分的酝酿。唯一可能制约这个行业爆发的是施工与投放的过程会因为隔离而滞缓。但如果疫情过后,重新走上街头的人们因为压抑积累的消费热情,会不会对新出现的新设备新业态从此钟爱有加呢?今春或许是该行业一个分水岭。

三是改变茶叶的包装、运输形态。疫情面前茶还要喝,而且是更加专注地喝。但散装茶叶的暴露性既不方便,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显得格外LOW。通过这次疫情,中国茶叶自朱元璋诏令大面积流行并延续600年的原叶冲泡会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基于“突变”理论和“4P”自洽系统的变化推测,如果品饮方式和需求改变了,产品的包装形态等也会相应梯度改变。这或许是我的一厢情愿,但目前工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完全可以为茶行业做好这个嫁衣。能不能将茶行业的工业化进程推进一大步,实在有赖于业内的有胆有识之士。

四是上游采制领域的革命或许在这次疫情面前“起义”成功。茶行业品牌专家谢付亮在专文中对今春春茶采收加工忧心忡忡,这个担忧是有道理的。已经延续多年的春茶生产季用工荒、技工荒不会因疫情而缓解,相反只会更加捉襟见肘。

中国是一片大海,风暴过后,海一定还在。

中国茶叶是棵参天大树,疫情终会结束。但这棵大树能否焕发新绿,选择和变革的基因就在茶行业的每一个成员之心!